微生物mic的原理是指
MIC,即最低抑菌浓度,是衡量抗菌药物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能力的重要参数。药敏试验时,将抗菌药物逐渐稀释,观察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并确定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该浓度的测定对于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药物的抗菌活性,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MIC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如果MIC值较低,说明该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如果MIC值较高,则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或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增加治疗效果; 影响。
MIC测定方法通常包括肉汤微量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抗菌药物对某些细菌的MIC值。
在肉汤微量稀释法中,抗菌药物和细菌在微孔板孔中混合,通过观察培养基的浊度来确定细菌的生长。
琼脂稀释的规则是将细菌接种在含有抗菌药物的琼脂平板上,通过观察培养皿上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MIC值。
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结果准确,已成为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金标准。
测量MIC值的结果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还可以预测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
此外,MIC值还可用于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MIC值的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增加治疗的效果,减少抗生素的误用,降低细菌耐药的风险。
MIC测定对于抗菌药物的开发和使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测量MIC值,研究人员可以筛选抗菌活性较强的药物,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此外,MIC值还可以用来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相对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MIC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重要指标,其测量结果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和研发非常重要。
科学准确的测量MIC值可以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误用,降低细菌耐药的风险。
MIC的几种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1. 它导致衡量。
低浓度的抗菌药物可以使用比以前浓度稍低的药物。
抗菌药物直接从生产厂家或相关机构购买。
所需抗菌溶液或粉末的量可以使用公式计算。
例如:需配制100ml浓度为1280μg/ml的抗生素储备液。
用作抗生素粉末,药效为750μg/mg。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抗生素粉末的量至182.6mg。
按公式计算所需稀释液用量:(182.6mg×750μg/mg)/1280μg/ml=17.0ml,然后将182.6mg抗生素粉末溶解于107.0ml稀释液中。
制备抗菌药物溶液所用溶剂和稀释剂见表5。
配制好的抗菌药物溶液应保存在-60℃以下的环境中,保质期不超过6个月。
1.1.2. 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浓度范围。
根据NCCLS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操作标准,除特殊情况外,药物浓度范围应包括耐药、中间和敏感临界点。
1.1.3. 需氧细菌和兼性厌氧细菌在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时,应加入2%(W/V)的氯化钠溶液,并按厂家要求配制所需的MH溶液量。
对于嗜血杆菌,使用HTM肉汤,对于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使用MH肉汤,其中已溶解2%至5%的马血。
1.1.4. 接种物的制备 制备接种物的方法有两种。
这是细菌生长的一种方法。
MH)肉汤,35℃孵育2-6h。
对数生长期富集后,用生理盐水或MH将菌液校正至麦克法兰浊度浓度0.5,约含1~2×108CFU/ml。
第二种是直接菌落悬浮液制备方法。
对于一些挑剔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链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在0.5麦克法兰菌悬液中培养18~24小时的菌落扰乱标准。
将上述菌悬液用MH吸附剂按1:100稀释备用。
注意配制好的接种物应在15分钟内接种,并将一部分接种物置于非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检查接种物的纯度。
1.1.5。
为每管配制稀释的抗菌药物和细菌接种液。
如1280μg/ml)0.4ml混匀,再取1ml加入第二管,混匀后1ml加入第三管,如此稀释至第11管,并从第11管中取1ml弃去。
管12是没有药物生长的对照。
此时,每管中的药物浓度为256、128、64、32、16、8、4、2、1、0.5和0.25μg/ml。
然后将 1 ml 上述制备的接种物添加到每个管中,使每个管中的最终细菌浓度约为 5 × 105 CFU/ml。
管 1 至 11 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 128、64、32、16、8、4、2、1、05、0.25 和 0.125 μg/ml。
1.1.6 - 耐奥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必须连续培养24小时。
1.1.7。
来自试验和解读 在阅读和报告mic测试轨迹之前,请检查生长控制管中生长良好的细菌是否被污染。
根据肉眼观察,若管内药物浓度最低时无细菌生长,则为微菌试验。
甲氧苄啶或磺胺类药物的终点是通过正确的稀释方法确定的。
与阳性对照管生长相比,撤回试管中抑制80%细菌生长的药物就是测试细菌的MIC。
根据NCCLS推荐标准的截断值,判断为耐药(resistive,R)、敏感(susceptible,S)或中间(intermediate,I)。
S表示除禁忌症外,用常用剂量的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受试菌株的感染。
R指常用抗菌药物在体液或血液中的浓度无法阻止该细菌,或通过某种耐药机制(如β-内酰胺酶)无法阻止该细菌,因而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我们的意思是麦克风接近药物的血液或组织液浓度,并且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性较低。
它还表明测试方法通过增加剂量(例如阿巴内酰胺类药物)或在药物发生生理收缩的地方(例如尿液)而受到抑制。
此外,媒体还充当“主导缓冲区”,以防止次要的技术因素逃逸并造成重大误解。
1.2. 微肉汤稀释法1.2.1。
1.2.2. MIC 板制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将不同浓度的混合抗菌药物溶液添加到无菌96孔聚苯乙烯板中作为生长对照。
1.2.3. 接种物的制备:用生长法将菌悬液置于相当于麦克法兰标准浊度0.5的压力下或直接将菌悬液置于普通空气培养箱中35℃培养16~20小时即可测定结果。
检测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时,潜伏期为 20 至 24 小时。
此时,1-11孔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28、64、32、16、8、4、2、1、0.5、0.25和0.125μg/ml。
1.2.4. 仅当阳性孔中明显有细菌生长时(即没有抗生素),该测试才有意义。
当用正确的微量稀释方法检测一口孔时,最高的药物浓度会抑制观察到的细菌生长。
如果出现更多孔,则不应报告结果并应重复测试。
一般来说,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的mic与通过大肉汤稀释法测量的相同或较低的稀释度之一(1孔或2倍)。
2、琼脂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是在适量的MH琼脂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将其融化并冷却至50℃左右,平皿中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减少,培养后观察。
对于生长条件,抑制琼脂平板上细菌生长的药物的最低浓度为MIC。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单个平板上同时测量多种细菌菌株以制备琼脂平板。
2.1. 对于淋病奈瑟菌,使用GC琼脂培养基加1%添加剂; 对于其他链球菌,使用含有 5% (v/v) 羊血的 MH 琼脂(采用磺胺类药物测试,使用溶解的马血)。
2.2. 含药琼脂平板的制备。
按照实验流程,将抗菌药物稀释到不同浓度的MH琼脂中,在45~50℃的水浴中加热溶解、平衡。
无菌平板的厚度为3~4mm。
通常用药物琼脂按1:9的比例制备平板,根据需要选择药物浓度场。
将制备好的药用琼脂平板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在2~8℃冰箱中保存5天。
2.3. 接种物制备与接种 用相当于标准0.5麦克法兰比浊管制备菌悬液,稀释1.10,用多点接种器吸取接种所制备的菌悬液(约1~2μl)。
琼脂平板表面,一个点的细菌数量约为104CFU,形成直径5~8毫米的菌斑。
接种后35℃培养16~20小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肠球菌培养时间为24小时),观察结果。
奈瑟菌和链球菌在5%二氧化碳中培养,幽门螺杆菌在微氧环境中培养。
2.4. 结果评价:将板置于黑暗、不反光的表面上,确定实验终点,以抑制细菌生长最低的药物作为MIC。
在甲氧苄啶或磺胺琼脂平板上可见轻微细菌生长,以与对照生长相比抑制细菌生长80%以上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撤药限。
如果在药物浓度高于目标水平的琼脂平板上出现两个以上的菌落,或者菌落不在低浓度药物琼脂平板上生长而是在高浓度药物琼脂平板上生长,则培养物必须是纯的。
检查或重复。
3、E-试验(E-test) E-试验是指琼脂扩散试验,通过塑性试验使抑菌药物在琼脂中扩散,在刺激物周围的抑菌浓度范围内抑制试验菌的生长。
,从而形成透明的抑制区。
E试验结合了稀释法和扩散法的原理和特点,也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一些缺点。
MIC作为一种稀释方法,可以直接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作用。
3.1. 培养基、菌液配制及接种与纸片扩散法相同。
3.2. 粘贴E试纸与纸扩散法相同。
直径150mm的平盘上可放置6张测试片,直径90mm的圆盘上通常只能放置一张。
3.3. 孵育时间和温度与圆盘扩散法相同。
3.4. 针对测试细菌。
请参阅产品手册,了解阅读时应注意的补充问题。
mic小于多少是什么意思
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衡量抗菌药物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能显着抑制特定微生物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IC。
该指标用于衡量体外抗菌活性,帮助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评估不同抗菌药物的有效性。
进行MIC测试时,通常使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溶液,将这些溶液与特定微生物混合,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如果药物在一定浓度下能显着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则该浓度即为该药物的mic值。
MIC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同的mic值代表不同的抗菌效果。
mic值低表明该药物对特定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而mic值高则表明该药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较弱。
因此,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会参考MIC值来判断药物的有效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
此外,mic值还可用于评价新开发的抗菌药物或改进现有药物的疗效。
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MIC值,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哪种药物在抑制特定微生物生长方面表现更好,从而指导抗菌药物的开发。
MIC值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微生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