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低压配电柜如何做线路供电图
为物业的低压配电柜制作线性电源图是一个精确且系统的过程。首先按电压等级绘制主要接线图,并说明各电压等级下进线、出线、连接等配电柜的配置情况。
例如,在10KV/0.4KV系统中,除了发布的电路图外,主接线图还将显示进线。
下面详细描述各配电箱各0.4kV出线线路图。
这些电路图不仅要清楚地标明从出线柜到各个配电箱的连接路线,而且要标明出线的具体方向和路径。
对于配电箱数量较多的情况,如果有多个配置和接线相同的配电箱,可以采用相同的编号来简化图纸,减少重复的绘图工作。
最后还应详细展示各配电箱的出线电路图和配置图。
这些图纸不仅必须标明配电箱内的具体配置,而且还必须标明从配电箱到每个负载的具体电路方向。
通过这些详细的电路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路径和配置。
绘制电路电源图时,必须保证每张图准确、信息完整。
这不仅可以帮助物业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也有助于在发生故障时快速定位问题,从而提高维护效率。
绘制时,请确保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添加其他注释或根据需要修改信息。
还要确保使用的所有图标、颜色和字体符合行业标准,以确保图形易于阅读且一致。
一二级消防负荷电源设计规范
消防负载的电源设计要求有哪些? 建筑内低压配电系统主接线方案的正确选择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规模和性质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建筑物高度越高、体积越大,灭火就越困难。
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火灾只能通过自救的方式扑灭。
因此,保证消防电气设备的可靠供电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对消防负载的供电不受非消防负载的影响,低压配电系统主接线采用分组设计方案,这无疑将大大提高配电的可靠性 系统。
应根据负载性质和容量合理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和过欠压保护。
消防负载供电设计:消防电源必须在变压器低压出线端设有单独的主断路器,不能与非消防共用同一进线断路器和低压母线段。
-战斗负载。
消防电源应独立设置,即消防电源应与建筑变电站低压侧封闭母线或进线柜分开,构成独立的系统。
若建筑物有低压电缆进线,应将消防电源与进线隔离电器下端分开,保证消防电源独立于建筑物,提高消防负载供电的可靠性。
当建筑物双电源中的备用电源为冷备用,且备用电源的输入时间不能满足允许火灾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时,必须设置应急发电机组,并 机组的输入时间必须满足消防负荷的供电要求。
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配电柜内接线标准: 1、配电柜上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积必须为1.0mm2。对于低级电子电路,导线的横截面积小于1.0mm2。
允许(但不小于电子设备制造商对安装电线截面的要求)。
当截面积不大于8mm2时,其弯曲半径必须大于其外径的3倍。
配电盘等可移动部件中的继电器线必须有足够的绕线能力。
2、连接线的绝缘层必须防潮、防霉、防火,其绝缘电压等级为:当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时,绝缘电压等级为电气必须大于或等于250V; 当线路工作电压大于100V但小于或等于450V时,绝缘电压等级必须大于或等于500V。
3、电线必须按照图纸正确连接到规定的端子上。
4、电气线路系统必须排列整齐、清晰、美观、绝缘良好、无破损。
5. 外部接线不应使设备内部承受额外的压力。
6. 接线必须按照端子标记进行。
7、电源指示线直径为1.5mm2。
8. 进入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最小单电路路径为 1.5mm2。
最小单主电路路径为1.5mm2。
开关跳线 线径为2.5mm2 11。
进入变压器初级绕组的最小线径为12。
电气控制线。
电源连接的最小线径为1.5mm2。
13、控制电路最小线径为1.0mm2。
控制面板控制回路到基板的最小线径为15。
连接电压表线。
线材采用1.5mm2。
16、电流互感 设备连接线采用1.5mm2。
17、控制板备用线采用1.0mm2 黄线。
18、柜内照明线为1.0mm2。
19、面板到底板的控制线采用多芯软线。
20. 使用软线和硬线给底板布线。
21、特殊情况:PLC、x41、y41等连接器可使用0.3mm2。
盘柜内空间较小时可使用,但须经负责人批准。
22、主电路线的头、尾、中部必须用彩色塑料管(黄、绿、红)进行标记。
23、电源指示灯线颜色与电源电压等级相匹配。
24. 电压表连接线的颜色与其指示的电压等级相匹配。
25.电流互感器线是黑色的。
端部必须用绝缘管覆盖。
26. 连接线的末端通常需要特殊的电线连接器。
当设备的端子结构为压板插头式时,压接后使用扁针铜连接器进行连接。
当电线为单芯实心线时,不能使用电线连接器,必须将线端制成环形连接器连接之前。
27、进入断路器的导线截面<6mm2,当接线端子为压板式时,应先用铜接头压接导线,避免导线截面散落; 导线>6mm2,用细铜覆盖裸露的铜。
在连接到压板之前,将电线缠绕并扎紧。
28、截面为10平方毫米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器连接。
29、截面为2.5mm2以下的多股铜线芯,在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之前,必须用镀锡端子紧固或弯曲。
30、对于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铝芯线和多股铜芯线的连接器,除设备提供的插头连接器外,连接器还必须通过焊接或预压接连接到设备和组件的端子。
31、如果电线末端没有连接器:对于插头连接器,L为插头端子板的插头长度; 对于环接头,L是环接头的长度和适当的长度。
直的部分。
直线部分的长度应根据平垫圈的半径来考虑,使平垫圈压在与绝缘开孔配合的环形接头上,而不压在绝缘上。
32、技术规格及导线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没有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体的总截面积不得大于截面积的60%。
轴的横截面积。
33、在具有可拆卸盖的线槽中,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 在具有可拆卸盖的线槽中,电线连接器的横截面积应位于干线的接线盒内。
34、剥去绝缘层时,不得损伤线芯。
线芯和绝缘层的端面应整齐并尽可能垂直于线芯轴线。
不得有油污、残渣等。
在线芯上。
35、应使用专用剥线钳剥去电线绝缘层。
请勿损坏线芯或未剥皮的绝缘层。
切口必须光滑。
36、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必须与线芯规格相匹配。
螺钉必须拧紧到位,并有足够的防松装置。
37. 电线和电气元件之间的螺栓、插头、焊料或压接必须坚固可靠。
38. 套管和模具连接器。
必须符合线芯规格。
39、压接接头前,需清除铜芯线上的胶膜、残渣和油污。
40、环形接头的缠绕方向必须与端子螺母的拧紧方向一致。
41. 弯曲前检查接头。
不得有划痕、锈迹、裂纹、裂缝或其他可能妨碍使用的缺陷。
42.除特殊接线设计外,所有端电气柜中的连接必须使用标准压接钳和标准铜连接器进行连接。
43、柜门控制板接线完成后,至少要放置20%的备用线,至少3根。
44. 机柜内备用线的长度必须以能够连接机柜内最远组件的长度为准。
45. 如果控制面板没有插槽,请将备用电线卷成直径 100 毫米的线圈,并使用扎线将其牢固地固定到控制面板扎带上。
46、盘、柜的缆芯必须垂直或水平均匀排列,不得随意歪斜或交叉连接。
备用磁芯长度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47、柜内PLC输入电路的导线不得与主电路及其他电压供电电路的控制线置于同一干线上。
48. 避免将多根电线连接到同一个端子。
一般情况下,一个零件上的连接器数量不应超过2至3个。
当多个导线连接器连接到同一端子时,接触点应平整、良好。
49、集中控制盘宜采用船用耐火多股编织线。
有必要对信息传输线路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电线必须放置在线槽中或用夹板固定。
电线必须连接牢固,并采取松动措施。
50、连接器等集中布置元件的短时接线不得进入线槽,以方便检查并节省线槽内的接线空间。
51、插入控制柜的电缆必须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连接端子台不得受机械力。
52、面板、机柜的地线不得缠绕在线束中。
53、柜内暴露于线槽的照明电线必须用套管保护。
54. 控制面板接线的裸露部分必须用导管保护。
55、橡胶绝缘芯线必须用绝缘套管保护。